成语 | 知过必改 |
释义 | 知过必改zhī guò bì gǎi 【词源】 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主忠信,毋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’” 【词由】 孔子多次向后生谈了有过要改、知过必改的道理。《论语·述而》里说: 自己知道某些行为不好,但又不能改去这些弊病,这是我所忧愁的!《论语·子罕》里说得更清楚,他说:有的人听了正直的话语,点头称是,但只头点是无益的,总得以改过为贵。有的人听了婉转恳切的话语,会心喜欢,但只是喜欢有什么益处呢?总要仔细自我对照并予改正才好。若只是喜欢而不肯深思,听从而不肯改悔,这种人我实在没法奈何他了。一句话,一个有道德、学问的人,一旦发觉自己有过错,是不害怕改正的,也是一定会改正的。 【词义】 知道了自己有了过错,就下决心必定改正。 【书证】 南朝·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”。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