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折简相召 |
释义 | 折简相召zhé jiǎn xiāng zhào 【词源】 《三国志·王凌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淩知见外, 乃遥谓太傅曰:‘卿直以折简召我, 我当敢不至邪? 而乃引军来乎?’太傅曰:‘以卿非肯逐折简者故也’!” 【词由】 三国时魏国的太尉王淩, 一心想谋立楚王曹彪当皇帝, 谁知机密被泄, 魏王即命太傅司马懿讨伐王淩。司马懿同王淩原是旧交, 于是想法以信赚他归降。王淩果真将自己捆绑着请降了, 司马懿派人给王淩松了绑。这时王淩依仗旧交,便坐小船想去求见司马懿, 却遭到阻拦, 并喝令王淩不准上岸。这时王淩情知不对, 就对司马懿说:“是您写信叫我来的, 我怎敢忘记旧交不带兵来归呢?”司马懿答道:“若不用写信,你是不肯来降的呀!”王淩激动地说: “是你辜负了我!”司马懿答得很干脆: “我宁可辜负于你, 但不能辜负国家啊。” 【词义】 裁纸写信, 以召见对方。简:书简、书信。后常用以表示对人召请的谦恭语。亦作“折简”。 【书证】 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(王淩)面缚水次曰:“淩若有罪, 公当折简召淩, 何苦自来耶?’帝曰:‘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。’”宋·杨万里诗:“因风烦白鸟、折简唤青山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