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金印紫绶 |
释义 | 金印紫绶 黄金的印章,紫色的绶带。原为秦汉时丞相、太尉等大官的印绶。后用以指代高官显位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绶,掌丞天子助理万机。”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:“会南单于请兵北伐,乃拜宪车骑将军,金印紫绶,官属依司空。”亦作“金章紫绶”。唐·李白《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》诗:“王公大人借颜色,金章紫绶来相趋。”元·无名氏《醉写赤壁赋》一折:“十年礼义勤习讲,半生盐菜贫修养,才落得金章紫绶高名望。”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蔡宅祝寿》:“惟愿取黄卷青灯,及早换金章紫绶。”亦作“紫绶金章”。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一折:“孩儿每休夸强,意休慌,他则是放着你那紫绶金章。”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访侠》:“争如老夫枕石漱流,快活在山中度日,正是不贪紫绶金章贵,留得苍颜白发身。”明·汪廷讷《三祝记·雅会》:“黑眉玄发尚依然,紫绶金章五十年,为问凌烟高阁上,谁兼将相与神仙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