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普天同慶
释义
普天同慶
注音ㄆㄨˇ ㄊㄧㄢ ㄊㄨㄥˊ ㄑㄧㄥˋ拼音pǔ tiān tóng qìng近義:率土同慶反義:怨聲載道關聯:溥天同慶
【釋義】「普天同慶」之「普」,典源作「溥」。「溥」通「普」。全天下的人共同慶祝。語本《三國志・卷二六・魏書・滿田牽郭傳・郭淮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三國志・卷二六・魏書・滿田牽郭傳・郭淮》黃初元年,奉使賀文帝踐阼,而道路得疾,故計遠近為稽留。及群臣歡會,帝正色責之曰:「昔禹會諸侯於塗山,防風後至,便行大戮。今溥天同慶而卿最留遲,何也?」淮對曰:「臣聞五帝先教導民以德,夏后政衰,始用刑辟。今臣遭唐虞之世,是以自知免於防風之誅也。」帝悅之,擢領雍州刺史,封射陽亭侯,五年為真。安定羌大帥辟蹏反,討破降之。每羌、胡來降,淮輒先使人推問其親理,男女多少,年歲長幼;及見,一二知其款曲,訊問周至,咸稱神明。  ① 禹:夏代開國之君。相傳因治水有功,得舜讓位,立國為夏。② 防風:即防風氏。夏之諸侯,生卒年不詳。禹平定天下,大會諸侯於塗山,防風氏違命遲到,禹殺之。③ 大戮:殺死、處死且陳屍示眾。④ 溥天:同「普天」,全天下的意思。溥,音ㄆㄨˇ
【典故】「普天同慶」原作「溥天同慶」。郭淮,三國魏人。據《三國志・卷二六・魏書・滿田牽郭傳・郭淮》載,黃初元年魏文帝即位,他奉命前來祝賀,在半路上因為患病以致擔誤了行程。在慶祝會上,文帝當著群臣的面責問郭淮說:「昔日禹平定天下之後,在塗山大會諸侯,結果防風氏遲到,禹就處死他。今天是我登基全天下共同慶祝的大日子,你竟然遲到,這是為什麼?」郭淮回答說:「我聽說五帝時代,以德教導人民,到了禹時,政績衰敗,才開始用刑法。今天我正逢像堯舜一樣,以德教民的盛世,所以知道不會像防風氏一樣被殺。」文帝聽了很高興,提拔他為雍州刺史,封射陽亭侯。後來「普天同慶」這句成語,就從原文中的「溥天同慶」演變而出,用來指全天下的人共同慶祝。
【書證】① 《藝文類聚・卷一・天部上・星》引晉・傅玄〈賀老人星表〉:「老人星見,體色光明,嘉占元吉,弘無量之祐,隆克昌之祚,普天同慶,率土含歡。」② 《晉書・卷二一・禮志下》:「今皇太子國之儲副,既已崇建,普天同慶。謂應上禮奉賀。」③ 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排調》:「元帝皇子生,普賜群臣。殷洪喬謝曰:『皇子誕育,普天同慶。臣無勛焉,而猥頒厚賚。』」④ 《隋唐演義・第六八回》:「幽恨綿綿方適願,普天同慶恩波遍。生死一朝風景變,漫道黃泉,也自通情面。」⑤ 《孽海花・第二回》:「斯時正是大清朝同治五年,大亂敉平,普天同慶,共道大清國萬年有道之長。」
【用法】  全天下的人共同慶祝。  用在「節目歡慶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雙十國慶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。② 在這普天同慶的節日裡,人們都喜氣洋洋。③ 當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時,真是普天同慶,萬民歡騰。④ 記得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成功時,舉世歡騰,普天同慶。⑤ 每年雙十國慶日,我們透過電視轉播,可以看到全球各地華僑普天同慶的熱鬧景象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43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