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攀龍附鳳
释义
攀龍附鳳
注音ㄆㄢ ㄌㄨㄥˊ ㄈㄨˋ ㄈㄥˋ拼音pān lóng fù fèng近義:依權附勢、附驥攀鴻、夤緣攀附、趨炎附勢、攀高接貴、攀龍附驥關聯:攀龍託鳳、附翼攀鱗、附鳳攀龍、攀鱗附翼
【釋義】攀附著龍或鳳。比喻依仗有聲望的人。語本漢・揚雄《法言・淵騫》。後用「攀龍附鳳」比喻巴結權貴,以求晉升。△「趨炎附勢」、「攀龍附驥」
【典源】▶ 漢・揚雄《法言・淵騫》或問:「淵、騫之徒惡乎在?」曰:「寢。」或曰:「淵、騫曷不寢?」曰:「攀龍鱗,附鳳翼,巽以揚之,勃勃乎其不可及也。如其寢!如其寢!」  ① 淵、騫:淵指顏回(西元前521∼前490),字子淵,春秋魯國人,孔子弟子。天資明睿,貧而好學,於弟子中最賢,孔子稱其「不遷怒,不貳過」。後世稱為「復聖」,列於孔門德行科。騫指閔子騫(西元前536∼前487),名損,字子騫,春秋魯國人。孔子弟子,以孝友聞,和顏淵以德行並稱。② 惡:音,同「烏」。如何、怎麼,表示反問的語氣。③ 寢:藏也,湮沒不彰。④ 攀龍鱗,附鳳翼:比喻攀附孔子之道。⑤ 巽以揚之:比喻得孔子盛名之助。巽,音ㄒㄩㄣˋ,易經八卦之一,基本卦象為風,此處指風。⑥ 勃勃:輕迅的樣子。
【典故】漢代揚雄《法言・淵騫》中對顏淵、閔子騫評論道:孔子的再傳弟子,現在多已不為人知,那為何顏淵、閔子騫卻不然呢?因為他們依附著孔子,有如「攀龍鱗,附鳳翼」,乘風而上,勃勃升騰,其他人都無法跟上。因為得到孔子的盛名之助而讓世人能夠認識他們,不至於湮沒無聞。後來「攀龍附鳳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「攀龍鱗,附鳳翼」演變而出,本比喻依仗有聲望的人,後多用來比喻巴結權貴,以求晉升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漢書・卷一〇〇・敘傳下》:「舞陽鼓刀,滕公廄騶,潁陰商販,曲周庸夫。攀龍附鳳,並乘天衢。」② 《後漢書・卷一・光武帝紀上》:「天下士大夫捐親戚,弃土壤,從大夫於矢石之閒者,其計固望其攀龍鱗,附鳳翼,以成其所志耳。」③ 《三國志・卷五四・吳書・周瑜魯肅呂蒙傳・魯肅》:「終搆帝基,以協天符,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。」④ 《晉書・卷七一・熊遠列傳》:「時所謂三善者,王法所不加;清論美其賢;漸相登進,仕不輟官,攀龍附鳳,翱翔雲霄。」⑤ 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排調》:「而猶以文采可觀,意思詳序,攀龍附鳳,並登天府。」⑥ 《梁書・卷一三・沈約列傳》:「士大夫攀龍附鳳者,皆望有尺寸之功,以保其福祿。」⑦ 唐・杜甫〈洗兵馬〉詩:「攀龍附鳳勢莫當,天下盡化為侯王。」⑧ 唐・李白〈猛虎行〉:「蕭曹曾作沛中吏。攀龍附鳳當有時。」⑨ 《舊五代史・卷六五・唐書・王思同列傳》:「臣非不知攀龍附鳳則福多,扶衰救弱則禍速;但恐瞑目之後,無面見先帝。」⑩ 元・劉時中〈端正好・眾生靈套・一煞〉:「佇看金甌姓字香,入闕朝京,攀龍附鳳,和鼎調羹,論道興邦。」⑪ 《三國演義・第七三回》:「方今天下分崩,英雄並起,各霸一方,四海才德之士,捨死亡生而事其上者,皆欲攀龍附鳳,建立功名也。」⑫ 《隋唐演義・第九二回》:「將士皆關中人,豈不日夜思歸?其所以不憚崎嶇,遠涉沙塞者,亦冀攀龍附鳳,以建尺寸之功耳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巴結權貴,以求晉升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攀附權貴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能有今天的局面,就是攀龍附鳳得來的。② 有人為了攀龍附鳳,不顧廉恥,只求沾點好處。③ 今天你有名有地位,前來攀龍附鳳的人自然就多了。④ 我對你可是一片誠心,竟然被你看作是攀龍附鳳的人。⑤ 當年孟嘗君眾多門下食客中,當有不少是攀龍附鳳之徒。⑥ 他對董事長女兒百依百順,不外是想攀龍附鳳,結這門親事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0:09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