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進退維谷
释义
進退維谷
注音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ㄨㄟˊ ㄍㄨˇ拼音jìn tuì wéi gǔ近義:進退失據、進退兩難、騎虎難下
【釋義】形容前進後退都無路可走的困窘處境。語出《詩經・大雅・桑柔》△「進退兩難」
【典源】▶ 《詩經・大雅・桑柔》瞻彼中林,甡甡其鹿。朋友已譖,不胥以穀。人亦有言:「進退維。」  ① 甡甡:音ㄕㄣ,同「莘莘」,眾多並行的樣子。② 譖:音ㄗㄣˋ,毀謗,誣陷。③ 不胥以穀:不能相勉於善。胥,音ㄒㄩ,互相。穀,音ㄍㄨˇ,善。④ 維:語助詞。⑤ 谷:窮。比喻處境困窘。
【典故】《詩經》是最早的詩歌總集,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,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,共三百零五篇,分為風、雅、頌三大類。「雅」有嚴正、高貴的意思,所以雅樂亦即正樂,有別於民間歌謠。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,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。〈桑柔〉一詩相傳是周大夫芮伯所作,指責周厲王親近小人,施行暴政,以至於是非顛倒,民風敗壞,招來外侮,禍國殃民。本段乃作者自傷其處境之語,他感嘆的說道:「看啊!那樹林裡的鹿群,是多麼的友愛而快樂。我卻不然,朋友之間,不僅無法相勉為善,還互相猜忌。人們不是常說『前後都無路可走』,我現在就是這樣的處境啊!」後來「進退維谷」被用來形容前進後退都無路可走的處境。
【書證】① 《詩經・大雅・桑柔》:「瞻彼中林,甡甡其鹿。朋友已譖,不胥以穀。人亦有言:『進退維谷。』」(源)② 《聊齋志異・卷九・劉夫人》:「實告公子:某慕姓。今夕此來,將送舍妹於薛官人,至此方知無益。進退維谷之際,適逢公子,寧非數乎!」③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一五回》:「近日來信息不通,弟等進退維谷。或住或行,速乞仁兄方略!手內分文也無,仍乞仁兄留意!」④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一二回》:「這兩樁事,你自己是以為大錯,我倒可原諒你。……當那進退維谷的時候,便是個練達老成人,也只得如此,何況於你?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前進後退都無路可走的處境。  用在「陷入困境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夾在妻子和母親中間,他常是進退維谷,痛苦不堪。② 前有斷崖,後有追兵,我軍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。③ 我現在的處境猶如陷入泥淖中,進退維谷,非常狼狽。④ 夾在長官與老師之間,他可真是左右為難,進退維谷。⑤ 走到半路,沒油了;這裡前不見村,後不著店,真是進退維谷。⑥ 他都把結婚喜帖發出去了,新娘才說不想結婚。弄得他進退維谷,不知如何是好。⑦ 為了處理垃圾,蓋焚化廠,卻遭到附近居民強烈的反對,地方政府進退維谷,十分困擾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0:34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