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嗟來之食 |
释义 | 嗟來之食㊣ 注音:ㄐㄧㄝ ㄌㄞˊ ㄓ ㄕˊ拼音:jiē lái zhī shí 【釋義】不敬之食。春秋時,齊國饑荒,黔敖於路旁設食施予窮人,因態度不佳而遭拒絕。典出禮記・檀弓下。後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。唐・楊烱・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:「軍井未建,如臨盜水之源,軍灶未炊,似對嗟來之食。」兒女英雄傳・第二十七回:「只因他一生不得意,逼成一個激切行徑,所以寧飲盜泉之水,不受嗟來之食。」亦作「嗟來食」。 【備註】附 修訂本參考資料號 FL00000008012 嗟來之食 【備註】頻 18書 彩圖典故辭典(精)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經典成語、簡明實用成語辭典、成語辭典、實用成語辭典(1)(2)(1)、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(上)(下)、漢語成語考釋詞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遠流活用成語辭典、成語分類辭典(上)(下)(下)、新編兒童成語小百科(1)~(12)、成語辨正辭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成語大辭典(上)(下)、成語典故文選(上)(下)、成語典、洪葉活用成語辭典號 FL00000030008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