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家喻戶曉
释义
家喻戶曉
注音ㄐㄧㄚ ㄩˋ ㄏㄨˋ ㄒㄧㄠˇ拼音jiā yù hù xiǎo近義:名滿天下、眾所周知、婦孺皆知反義:不見經傳、沒沒無聞、聞所未聞關聯:戶告人曉、家至戶曉、家諭戶曉
【釋義】「家喻戶曉」典源作「戶告人曉」,意為告訴家家戶戶知曉。#語本漢・劉向《列女傳・卷五・梁節姑姊》。後來引申為家家戶戶都知曉,形容事情、名聲傳播極廣。
【典源】▶ #漢・劉向《列女傳・卷五・梁節姑姊》梁節姑姊者,梁之婦人也。因失火,兄子與其己子在火中。欲取兄子,輒得其子,獨不得兄子。火盛,不得復入,婦人將自趣火,其人止之曰:「子本欲取兄之子,惶恐卒誤得爾子,中心謂何,何至自赴火?」婦人曰:「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!被不義之名,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!吾欲復投吾子,為失母之恩,吾勢不可以生。」遂赴火而死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宣和書譜・卷二〇・敘論》。② 趣:音ㄑㄩ,同「趨」,歸向,此指投入火中。③ 被:音ㄆㄧ,同「披」,背負。  ▶ 《宣和書譜・卷二〇・敘論》昔者帝王坐法宮,垂衣裳,不出九重深密之地,使四方萬里,朝令夕行,豈家至戶曉也哉!以吾有慶賞刑威之柄,以馭之而已。
【典故】「家喻戶曉」原作「戶告人曉」。漢朝時,劉向編了一本《列女傳》,講述古代貞烈女子的故事。其中有一篇是敘述古代梁國的一位婦人,有一天家裡失火了,她的孩子和姪子都在裡面。婦人跑進大火中,原想先救姪子,在慌亂中抱出一個小孩,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孩子。眼看火勢愈來愈大,已經不可能再進去救人。婦人心裡十分難過,想投火自盡,旁人趕緊把她攔下勸說:「你原本是想救姪子,只因一時慌亂才救成自己的孩子,又何必想不開呢?」婦人說:「話雖如此,但我又怎麼可能挨家挨戶的去解釋,讓全國上下都知道呢?一定會有許多人不了解事情的經過,因而指責我偏心,只救自己的孩子,我以後都要背負這個不義的罪名,還有什麼臉見人?要我再把自己的孩子推回火場,和姪子一起死,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辦不到,這樣下來,還是只有一死吧!」說完就衝進屋子,葬身火海。在這篇故事中,原作「戶告人曉」,指的是挨家挨戶告訴大家知道。到了北宋的《宣和書譜》,有這麼幾句話:「昔者帝王坐法宮,垂衣裳,不出九重深密之地,使四方萬里朝令夕行,豈家至戶曉也哉?以吾有慶賞刑威之柄以馭之而已。」說皇帝端坐深宮中,靠著行政機制的運作,不用挨家挨戶告知就能實行政令,也是同樣的用法。後來「家喻戶曉」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,用來表示家家戶戶都知道,亦用來形容事情、名聲傳播極廣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余繼登《典故紀聞・卷一》:「凡民間所行事宜,類聚成編,直解其義,頒之郡縣,使民家喻戶曉。」② 《續資治通鑑・卷八六・宋紀八六・哲宗元符三年》:「今陳瓘以一言上及,遂至敗(貶)斥,雖非皇太后聖意,然四方萬里之遠,豈能家喻戶曉!」③ 《情變・第四回》:「一人傳十,十人傳百,區區一個八里舖,能有多大地方,不到幾天,便傳得家喻戶曉。」④ 《鏡花緣・第八一回》:「今日之下,其所以家喻戶曉,知他為忠臣烈士,名垂千古者,皆由無心而傳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事情、名聲傳播極廣。  用在「傳布廣泛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。② 林海峰是家喻戶曉的圍棋國手。③ 白雪公主是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。④ 經過報紙報導,王老先生的義舉已是家喻戶曉了。⑤ 慈濟是家喻戶曉的慈善團體,他們的愛心十分令人敬佩。⑥ 登革熱的防範宣導要做到家喻戶曉,才能真正收到效果。⑦ 從前在我們鄉下,有哪家子弟考上大學,那必是家喻戶曉的大新聞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21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