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錙銖必較
释义
錙銖必較
注音ㄗ ㄓㄨ ㄅㄧˋ ㄐㄧㄠˋ拼音zī zhū bì jiào近義:斤斤計較關聯:計較錙銖、銖銖校量、較錙銖、較量錙銖、銖銖較量、錙銖較量
【釋義】「錙銖必較」,典源作「計較錙銖」。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。※語或本北齊・顏之推《顏氏家訓・治家》。△「斤斤計較」
【典源】▶ ※北齊・顏之推《顏氏家訓・治家》婚姻素對,靖侯成規。近世嫁娶,遂有賣女納財,買婦輸絹,比量父祖,計較錙銖,責多還少,市井無異。或猥婿在門,或傲婦擅室,貪榮求利,反招羞恥,可不慎歟!  ① 輸絹:給予絹帛。絹,音ㄐㄩㄢˋ② 比量:比試較量。③ 錙銖:音ㄗ ㄓㄨ。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,六銖為一錙,四錙為一兩,用以比喻極細微。④ 責:要求、索取。⑤ 市井:指買賣行為。
【典故】「錙銖必較」原或作「計較錙銖」。錙銖,音ㄗ ㄓㄨ,是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,六銖為一錙,四錙為一兩,用以比喻極細微。連像錙銖那樣微小都要計較,表示一個人十分小氣,凡事斤斤計較。顏之推(西元531∼?)字介,北朝齊臨沂人。博覽群書,詞情典麗。初仕梁,以亂奔齊,歷官中書舍人、黃門侍郎。齊亡,仕周為御史上士,隋初,太子召為學士。撰有《顏氏家訓》,共二十篇,論立身治家之道,辨正世俗之謬,以訓後人,於世故人情,深明利害。在《顏氏家訓・治家》中,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,民間嫁娶之時,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,雙方非但不以為怪,甚至還討價還價,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,和一般的買賣無異。這樣的婚姻,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,通常都是後患無窮,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!「銖錙必較」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。出現「銖錙必較」的書證如宋・陳文蔚《陳克齋集・卷三・雜著・朱先生敘述》:「先生造理精微,見於處事,權衡輕重,錙銖必較。」
【書證】① 宋・陳文蔚《陳克齋集・卷三・雜著・朱先生敘述》:「先生造理精微,見於處事,權衡輕重,錙銖必較。」② 《二刻拍案驚奇・卷三一》:「就是族中支派,不論親疏,但與他財利交關,錙銖必較,一些面情也沒有的。」③ 《明史・卷二五八・湯開遠列傳》:「事急則鉅萬可捐,事平則錙銖必較,向使昌黎不守,同於遵、永,不知費朝廷幾許金錢,安所得涓滴而問之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計較小錢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吝嗇愛財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間公司對職員的薪水錙銖必較,請個病假也要扣錢。② 他是個錙銖必較的人,所以最好不要跟他有金錢上的往來。▶   形容對很小的事十分計較。  用在「心胸狹窄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錙銖必較,所以人人都遠他三分。② 凡事錙銖必較,只會徒增自己的困擾。③ 她這種錙銖必較的個性,得罪不少親朋好友。④ 這種精密工程出不得錯,當要錙銖必較,豈能隨便?⑤ 人生不過短短的數十年而已,何必凡事都要錙銖必較呢?
【辨似】  「錙銖必較」及「斤斤計較」都有事事計較的意思。  「錙銖必較」側重精確計算細小事物;「斤斤計較」側重計較不重要的小事。
錙銖必較斤斤計較辨似例句
這間公司對職員的薪水~,請個病假也要扣錢。
她犯的是無心之過,你何必~呢?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2:24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