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半途而廢
释义
半途而廢
注音ㄅㄢˋ ㄊㄨˊ ㄦˊ ㄈㄟˋ拼音bàn tú ér fèi近義:中道而廢、半途自畫、有始無終反義:有始有終、持之以恆、堅持不懈、貫徹始終、鍥而不舍關聯:半塗而廢、半塗而罷
【釋義】「半途而廢」之「途」,典源作「塗」。事情沒做成功就停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語本《禮記・中庸》。△「中道而廢」
【典源】▶ 《禮記・中庸》子曰:「素隱行怪,後世有述焉,吾弗為之矣。君子遵道而行,半塗而廢,吾弗能已矣。君子依乎中庸,遯世不見知而不悔,唯聖者能之。」  ① 塗:通「途」,道路。② 已:停止。
【典故】「半途而廢」原作「半塗而廢」。「半途」是半路的意思,即「中道」、「中途」,「半途而廢」是指半路就停下來而不再前進,整句成語引申為事情沒能持續下去就停止的意思。這個成語出自《禮記・中庸》,孔子認為君子遵循正道而行,假如半途而廢,而他是絕不能中途停止的。充分顯露出對聖人德行的嚮慕。「半途而廢」就用來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梁書・卷二五・徐勉列傳》:「夷甫孩抱中物,尚盡慟以待賓;安仁未及七旬,猶慇懃於詞賦。況夫名立宦成,半途而廢者,亦焉可已已哉!」② 《三國演義・第一一四回》:「臣已得祁山之寨,正欲收功,不期半途而廢。此必中鄧艾反間之計矣。」③ 《西遊記・第五七回》:「(沙僧)只叫:『怎麼好!怎麼好!這誠所謂半途而廢,中道而止也!』」④ 《鏡花緣・第四六回》:「與其尋的半途而廢,終非了局,莫若甥女自去,倒覺爽利。」⑤ 《官場現形記・第五二回》:「現在你世兄的意思,打算怎麼樣呢?開礦本是件頂好的事,不但替中國挽回利權,而且養活窮人不少。若是半途而廢,豈不可惜!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。  用在「中途停止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一個人做事情老是半途而廢,怎能有成?② 老師告訴我們做事要有恆心,不可半途而廢。③ 做事半途而廢的人,永遠嚐不到成功的果實。④ 我不是半途而廢,而是發現自己不適合走這條路。⑤ 我既然答應你,就會堅持下去,絕不會半途而廢。⑥ 快到山頂了,大家堅持下去,千萬不要半途而廢!⑦ 事情往往不是敗在開頭,而是無力為繼,半途而廢。⑧ 一個人無論求學或做事都要有始有終,不可半途而廢。⑨ 她那時學琴,如果不半途而廢,應該已有相當的成績。⑩ 做事應當有始有終,如果半途而廢,如何獲得大家的信任?⑪ 你對這次考試已花費相當多心血,如果半途而廢,豈不可惜了?⑫ 堅持與不堅持的差別,就在別人取得了成功,自己卻落了個半途而廢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32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