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克勤克儉
释义
克勤克儉
注音ㄎㄜˋ ㄑㄧㄣˊ ㄎㄜˋ ㄐㄧㄢˇ拼音kè qín kè jiǎn近義:惟儉惟勤反義:一擲千金、揮金如土、好吃懶做關聯:克儉克勤
【釋義】既能勤勞又能節儉。語本《書經・大禹謨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書經・大禹謨》帝曰:「來,禹!降水儆予,成允成功,惟汝賢;克勤于邦,克儉于家,不自滿假,惟汝賢。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;汝惟不伐,天下莫與汝爭功。予懋乃德,嘉乃丕績。天之歷數,在汝躬,汝終陟元后。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。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無稽之言勿聽,弗詢之謀勿庸。可愛非君?可畏非民?眾非元后,何戴?后非眾,罔與守邦?欽哉!慎乃有位,敬修其可願,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惟口出好興戎,朕言不再。」  ① 不自滿假:不自高自大。假,大。② 矜:音ㄐㄧㄣ,驕傲自大。③ 伐:自誇。
【典故】古時洪水經常泛濫成災,人們深受水患之苦。堯帝命鯀去治水,鯀用築堤堵截的方法,治水九年還是失敗。舜帝時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,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,實地勘查,採用了疏通的方法根治了水患。在禹十三年艱苦的治水工作中,曾三過家門而不入,他節衣縮食,與百姓一起辛勤努力,同甘共苦,深受百姓愛戴。舜覺得禹實在是個有德有才的人,便要把帝位讓給他,但禹不肯接受。所以舜就告訴禹說:「克勤于邦,克儉于家,不自滿假,惟汝賢。」意思就是說:舜覺得禹是個很賢能的人,既能勤勞地為國出力,又能節儉地持家,謙虛而不自滿,所以一定可以當得起帝王這個職位。禹在舜的堅持及百姓的擁戴下,終於接受了舜的禪讓,建立了夏朝。後來「克勤克儉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既能勤勞又能節儉。
【書證】① 《舊唐書・卷一八〇・張允伸列傳》:「允伸領鎮凡二十三年,克勤克儉,比歲豐登。」② 《宋史・卷四三八・儒林列傳・王應麟》:「帝視朝,謂應麟曰:『為學要灼見古人之心。』應麟對曰:『嚴恭寅畏,不敢怠皇,克勤克儉,無自縱逸,強以馭下,制事以斷,此古人之心。』」③ 《樂府詩集・卷一二・郊廟歌辭一二・梁太廟樂舞辭・撤豆》:「籩豆斯撤,禮容有章。克勤克儉,無怠無荒。」④ 《明史・卷五一・禮志五》:「欽惟皇妣孝慈皇后以聖輔聖,同起側微,弘濟艱難,化家為國。克勤克儉,克敬克誠,克孝克慈,以奉神靈之統,理萬物之宜。」⑤ 《封神演義・第九回》:「商容手指紂王大罵曰:『昏君!你心迷酒色,荒亂國政,獨不思先王克勤克儉,聿修厥德,乃受天明命。』」
【用法】 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。  用在「勤勞儉樸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臺灣的經濟成就是全體國民克勤克儉得來的果實。② 如果不能克勤克儉地持家,萬貫家財也有耗盡的一天。③ 是不是出了什麼事?使一向克勤克儉的他突然揮霍起來。④ 越是時局不好,越要克勤克儉地過日子,不能鋪張浪費。⑤ 要不是上一輩的人克勤克儉,我們今天能有如此富裕的生活嗎?⑥ 這些年來他一直都是克勤克儉地過日子,把多餘的錢全捐給了曾經養育他的孤兒院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2:50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