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交頭接耳
释义
交頭接耳
注音ㄐㄧㄠ ㄊㄡˊ ㄐㄧㄝ ㄦˇ拼音jiāo tóu jiē ěr近義:竊竊私語反義:高談闊論關聯:接耳交頭
【釋義】湊近頭耳,形容低聲私語。語出《前漢書平話・卷下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前漢書平話・卷下》眾官領旨赴宴,坐定了。陳平見是伏兵氣象,曰:「這事大變也。」俄爾坐筵,敕下樊亢為明府監宴,賜劍一口,如有筵前作鬧者,先斬後奏。樊亢告曰:「第一,筵上不得雙起;第二,上不得交頭接耳;第三,不得推醉。如違此令,當筵吃劍!」  ① 筵:宴席。
【典故】平話是宋代流行於民間的一種說唱文學,多取材自古代軼事,《前漢書平話》即是改編自西漢的歷史。漢朝初年,高祖皇帝駕崩後,接任的惠帝個性軟弱,以致朝政由太后呂氏把持。惠帝崩後,呂后又立少帝,並大封宗族兄弟為王,引起劉氏諸王與朝中大臣的不滿。《前漢書平話》講述到這段歷史,說燕王劉澤起兵反呂后,呂后認為這是朝中大臣唆使的結果,便聽從族人呂胥的建議,宴請各大臣,要在席間給朝臣一點下馬威。呂后命樊亢維持秩序,樊亢在席上宣布三項禁令:一、不能兩人以上一起起身,二、不得湊近頭耳私語,三、不得推說酒醉拒飲。違者立斬。後來「交頭接耳」就被用來形容低聲私語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前漢書平話・卷下》:「第一,筵上不得雙起;第二,筵上不得交頭接耳;第三,不得推醉。如違此令,當筵吃劍!」(源)② 《水滸傳・第一〇回》:「他那三四個交頭接耳說話,正不聽得說甚麼。」③ 《三國演義・第四九回》:「不許擅離方位,不許交頭接耳,不許失口亂言,不許失驚打怪。如違令者斬!」④ 《西遊記・第八二回》:「妖精見長老應了一聲,他推開門,把唐僧攙起來,和他攜手挨背,交頭接耳。」⑤ 《喻世明言・卷四〇・沈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「又行了幾日,看見兩個差人,不住的交頭接耳,私下商量說話。」⑥ 《初刻拍案驚奇・卷二六》:「及至杜氏起來了,老和尚還皮著臉撩撥他幾句,杜氏一句話也不來招攬,老大沒趣。又見他與智圓交頭接耳,嘻嘻哈哈,心懷忿毒。」⑦ 《紅樓夢・第九三回》:「賈政早起剛要上衙門,看見門上那些人在那裡交頭接耳,好像要使賈政知道的是的,又不好明回,只管咕咕唧唧的說話。」⑧ 清・沈復《浮生六記・卷三・坎坷記愁》:「四鄰婦人孺子鬨然入室,將芸環視,有相問訊者,有相憐惜者,交頭接耳,滿屋啾啾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低聲私語。  用在「低聲交談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們兩人交頭接耳的,不知道談了些什麼。② 有意見應該公開提出,不要在一旁交頭接耳。③ 左右鄰居交頭接耳談論著那個流浪漢自殺的原因。④ 考試的時候,如有交頭接耳、左顧右盼的,一律視為作弊。⑤ 大家對主席的談話有所質疑,會場裡很多人交頭接耳地討論著。⑥ 每次開週會時,他們兩個總喜歡坐在角落裡,交頭接耳地談論著。⑦ 在公眾的場合中,必須留意言行舉止,尤其交頭接耳是不禮貌的。⑧ 老師最無法忍受的,就是學生在上課時彼此交頭接耳,不專心聽講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5:07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