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茅塞頓開
释义
茅塞頓開
注音ㄇㄠˊ ㄙㄜˋ ㄉㄨㄣˋ ㄎㄞ拼音máo sè dùn kāi近義:恍然大悟、撥雲見日、豁然貫通、豁然開朗反義:大惑不解、百思不解、茫然不解、莫名其妙關聯:開茅塞、頓開茅塞、茅塞頓啟
【釋義】被茅草阻塞的山路,豁然開通了。比喻閉塞的心思,頓時豁然了悟。語本《孟子・盡心下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孟子・盡心下》孟子謂高子曰:「山徑之蹊間,介然用之而成路;為間不用,則茅塞之矣。今茅塞子之心矣。」  ① 高子:戰國時齊人,生卒年不詳,嘗學於孟子。② 介然:堅固貌,有專一的意思。③ 為間:隔些時候。④ 茅塞:茅草塞住山徑。
【典故】「茅塞」是指山徑少人走,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,語出《孟子・盡心下》。在這章中,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,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,常常走動,就會變成一條大路。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,茅草就會阻塞山路。意思是說,聖人之道,要學而時習,不可捨而不修,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。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,德業才可精進。「茅塞子之心」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,後來「茅塞」一語就用來比喻「閉塞的心思」,也可以指的是疑惑。「頓開」的意思就是「豁然了悟」的意思。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,突然間想通了。所以「茅塞頓開」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,頓時豁然了悟。
【書證】① 《西遊記・第六四回》:「我身無力,我腹無才,得三公之教,茅塞頓開。」② 《金瓶梅・第六二回》:「當時被伯爵一席話,說的西門慶心地透徹,茅塞頓開。」③ 清・李漁《奈何天・第二八齣》:「茅塞頓然開,分明是其福至,貌隨心改。」④ 《中國現在記・第二回》:「朱侍郎聽了他言,一時茅塞頓開,非常欽佩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閉塞的心思,頓時豁然醒悟。  用在「突然領悟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聞君一席話,讓我茅塞頓開。② 這一句局外人的提醒話語,竟使我茅塞頓開。③ 你有何困擾?讓這位大師來指點指點,可以讓你茅塞頓開。④ 聽你這番說明,讓我茅塞頓開,過去的疑惑似乎一下子全沒了。⑤ 勤學可讓人漸漸淬鍊出無厚之刃,有時會使遲鈍的人茅塞頓開。⑥ 聽大師的一席話後,讓我茅塞頓開,如在人生大海中找到一盞明燈。⑦ 我被這個問題困擾已久,經由老師的解釋後,茅塞頓開,豁然開朗。⑧ 他聽完後,茅塞頓開地說:「呀啊!你真行!我就是沒有想到這一層!」⑨ 原本在我心裡的一團疑惑,聽了你的解說後,使我茅塞頓開,有如撥雲見日。⑩ 妹妹一直不敢面對自己的感情,經過姊姊開導後,茅塞頓開,心情也開朗多了。
【辨似】  茅,音ㄇㄠˊ。茅草。不可寫作「矛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53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