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置之度外
释义
置之度外
注音ㄓˋ ㄓ ㄉㄨˋ ㄨㄞˋ拼音zhì zhī dù wài近義:置之腦後、置若罔聞反義:耿耿於懷關聯:付之度外、置之身外、度外置之
【釋義】不放在心上,不加理會。#語本《東觀漢記・卷一・光武帝紀》。△「置之腦後」、「置之膜外」
【典源】▶ #《東觀漢記・卷一・光武帝紀》六年,春二月,吳漢下朐城。天下悉定,惟獨公孫述、隗囂未平,帝曰:「取此兩子置度外。」乃休諸將,置酒賞賜之。  ① 公孫述:?∼西元36,字子陽,東漢扶風茂陵人。王莽末,公孫述據蜀稱王,後被東漢光武帝所滅。② 隗囂:音ㄨㄟˇ ㄒㄧㄠ。?∼西元33,字季孟,東漢成紀人。王莽末,據隴西,稱西州上將軍,旋屬光武,後又叛附公孫述。光武西征,囂敗死。③ 度:考慮。  ▶ 另可參考:《後漢書・卷一三・隗囂公孫述列傳・隗囂》
【典故】據《東觀漢記・卷一・光武帝紀》載,東漢初年,光武帝劉秀雖已匡復漢室,但天下尚未統一,還有許多人據地稱王。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時間,總算大致敉平,只剩四川的公孫述和甘肅的隗囂兩股殘餘勢力。公孫述遠在蜀中,不易發動攻勢;魏囂表面上向光武帝稱臣,並且把兒子送到洛陽任官,表示歸順。因此,光武帝不急於消滅這兩股勢力,希望能讓苦戰多年的將士,好好休養生息一番。於是對將領們說:「現在天下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,姑且把消滅魏囂和公孫述兩人的事,置於度外,不加理會吧!」後來「置之度外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不放在心上,不加理會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北齊書・卷二・神武帝紀》引北齊・溫子昇〈為孝武帝答高歡敕〉:「東南不賓,為日已久,先朝已來,置之度外。」② 《警世通言・卷三・王安石三難蘇學士》:「(東坡)別了馬太守回衙,想起荊公囑付要取瞿塘中峽水的話來,初時心中不服,連這取水一節,置之度外。」③ 清・李漁《憐香伴・第七齣》:「就是功名也聽其有無,年壽也任其修短,一切置之度外。」④ 《隋唐演義・第一四回》:「今已年半有餘,老母在山東不能回家侍養,難道在帥府就樂而忘返,把老母就置之度外?」⑤ 《紅樓夢・第六四回》:「自古道『慾令智昏』,賈璉只顧貪圖二姐美色,聽了賈蓉一篇話,遂為計出萬全,將現今身上有服,並停妻再娶,嚴父妒妻,種種不妥之處皆置之度外了。」
【用法】  不放在心上,不加理會。  用在「輕視忽略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為了國家、民族,他早已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。② 為了完成國家交付的任務,她已把生死置之度外。③ 他一心只注意工作的進度,早已把宿疾置之度外。④ 為爭取奧運的金牌,他把自己的婚事置之度外,全力以赴。⑤ 這些為了救災,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,令人肅然起敬。⑥ 別怪她把你給置之度外,因為她即將面對一場最嚴厲的考驗。
【辨似】  「置之度外」及「置之腦後」都有不放在心上,不予理會的意思。  「置之度外」側重於明知有事,但毫不在意,不加以考慮;「置之腦後」側重於把事情忽視淡忘,不再去想。
置之度外置之腦後辨似例句
這些為了救災,把個人生死~的英雄,令人肅然起敬。
這孩子玩性太重,才叮嚀的事,馬上就~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04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