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破釜沉舟
释义
破釜沉舟
注音ㄆㄛˋ ㄈㄨˇ ㄔㄣˊ ㄓㄡ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近義:孤注一擲、背水一戰、背城借一、濟河焚舟反義:急流勇退、退避三舍關聯:沉舟破釜
【釋義】形容做事果決,義無反顧。語本《史記・卷七・項羽本紀》。△「背水一戰」、「焚舟破釜」、「濟河焚舟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七・項羽本紀》項羽已殺卿子冠軍,威震楚國,名聞諸侯。乃遣當陽君、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,救鉅鹿。戰少利,陳餘復請兵。項羽乃悉引兵渡河,皆沈船,破釜甑,燒廬舍,持三日糧,以示士卒必死,無一還心。於是至則圍王離,與秦軍遇,九戰,絕其甬道,大破之,殺蘇角,虜王離。涉閒不降楚,自燒殺。當是時,楚兵冠諸侯。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,莫敢縱兵。及楚擊秦,諸將皆從壁上觀。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,楚兵呼聲動天,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。於是已破秦軍,項羽召見諸侯將,入轅門,無不膝行而前,莫敢仰視。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,諸侯皆屬焉。  ① 陳餘:秦大梁人,生卒年不詳。與張耳為刎頸之交,秦滅魏,為里監門。陳勝起兵,與張耳立陳人武臣為趙王而同事之,趙王立餘為代王。後耳降漢,與韓信破趙,餘亦遭斬殺。② 項羽:項籍(西元前232∼前202),字羽,秦末下相人。力能扛鼎,才氣過人,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,梁敗死,籍繼為將,大破秦軍,自立為西楚霸王,與劉邦爭天下,戰無不利,但垓下一戰,楚軍瓦解,項籍自刎於烏江。③ 悉:全部。④ 釜甑:兩種古代的烹飪器具。釜,即今之鐵鍋。甑,音ㄗㄥˋ,煮東西用的瓦器。
【典故】《史記・卷七・項羽本紀》記載秦朝末年,群雄起義反秦,秦將章邯率兵攻趙,以重兵圍攻鉅鹿。楚懷王派宋義、項羽救趙,但宋義卻停兵不進。項羽殺了宋義取得軍權後,派遣二萬兵將渡過漳水,救援鉅鹿。之後,趙將陳餘又請求項羽派更多兵力支援,項羽於是帶領全部的軍隊渡河,然後將渡河的船弄沉,打破煮飯的鍋子,燒掉駐紮的營地,並只帶三天乾糧,以示必死之決心,不做撤退的打算。經過九次大戰,終於打敗秦軍。這即是歷史上有名的「鉅鹿之戰」,項羽為使士卒拚死戰鬥,渡河之後,即將渡船弄沉,把釜甑打破,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。後來「破釜沉舟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形容做事果決,義無反顧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李清《三垣筆記・卷上・崇禎》:「今雪爾朝君父之仇,破釜沈(沉)舟,一賊不滅,誓不返轍。」② 明・陳孝逸〈與羅杓菴書〉:「秋間姑且破釜沉舟,持三日糧,為射賊擒王計。」③ 明・史可法〈請出師討賊疏〉:「我即卑宮菲食,嘗膽臥薪,聚才智之精神,枕戈待旦,合方州之物力,破釜沈(沉)舟,尚恐無救於事。」④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三〇回》:「我的意思,正要借今日這席酒,你我看事作事,索性『破釜沉舟』痛下一番鍼砭,你道如何?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做事果決,義無反顧。  用在「奮力一搏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事已至此,只有破釜沉舟,作最後一搏。② 只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,沒有不能完成的事情。③ 我們已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,不完成任務,絕不停止。④ 現在只有破釜沉舟地奮力一搏,才有機會扭轉目前的局勢。⑤ 大家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,才能戰勝一切困難,完成任務。⑥ 處於劣勢中的軍隊,只有破釜沉舟,拚死一戰,才能死裡逃生。
【辨似】  「破釜沉舟」及「背水一戰」都有決心一戰的意思。  「破釜沉舟」側重於不回頭、不罷休的決心;「背水一戰」側重於絕境中奮力一搏。
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辨似例句
我們已下了~的決心,不完成任務,絕不停止。
下場比賽已不能再輸,希望大家齊心協力,做好~的心理準備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44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