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盲人摸象
释义
盲人摸象
注音ㄇㄤˊ ㄖㄣˊ ㄇㄛ ㄒㄧㄤˋ拼音máng rén mō xiàng關聯:三盲摸象、眾盲摸象、摸象眾盲、盲人說象
【釋義】盲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體的不同部位來形容象。比喻以偏概全,不能了解真相。典出《大般涅槃經・卷三〇》。△「眾盲模象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大般涅槃經・卷三〇》譬如有王,告一大臣:「汝牽一象,以示盲者。」爾時大臣受王敕已,多集眾盲以象示之。時彼眾盲,各以手觸,大臣即還,而白王言:「臣已示竟。」爾時大王即呼眾盲,各各問言:「汝見象耶?」眾盲各言:「我已得見。」王言:「象為何類?」其觸牙者,即言象形如萊茯根;其觸耳者,言象如箕;其觸頭者,言象如石;其觸鼻者,言象如杵;其觸腳者,言象如木臼;其觸脊者,言象如床;其觸腹者,言象如甕;其觸尾者,言象如繩。  ① 爾時:那個時候。② 敕:音ㄔˋ,命令。③ 示竟:展示完畢。④ 萊茯根:蘿蔔。萊茯,同「蘆菔」。⑤ 木臼:木製的臼。
【典故】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。如《大般涅槃經》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,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。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,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,摸完之後,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,摸到象牙的人說「象長得跟蘿蔔一樣」,摸到象耳朵的人說「象長得跟畚箕一樣」,摸到象頭的人說「象長得跟石頭一樣」,摸到象鼻的人說「象長得跟杵一樣」,摸到腳的人說「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」,摸到背的人說「象長得跟張床一樣」,摸到肚子的人說「象長得像個甕一樣」,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,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。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,也都不是象。象在此指佛性,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,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,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樣,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,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,甚者非議別人看到並非真正的佛性,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盲人摸象」,用來比喻以偏概全,不能了解真相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葛勝仲〈十八羅漢贊・一尊者乘六牙象沙彌一人執手爐其前〉:「盲人摸象,臆說據指。堂堂應儀,示汝全體。」② 明・張岱〈大易用序〉:「盲人摸象,得耳者謂象如簸箕,得牙者謂象如槊,得鼻者謂象如杵,隨摸所名,都非真象。」③ 明・周宗建《論語商・卷上・鄉黨第・鄉黨篇》:「若拈著一相,隨擬一法,正是盲人摸象、痴兒認指。」④ 清・朱彝尊《經義考・卷一一四・詩・袁氏毛詩或問》:「仁〈自序〉曰:「朱元晦於《詩》,盡去孔門序說,而以意自為之解。盲人摸象,豈不揣其一端,然而去象遠矣。」⑤ 清・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・卷四》:「唐有孫愐之《唐韻》、守溫之三十六字母、何人之四呼……四呼如盲人摸象,僅得一肢,以為全體,而所得者是真非贗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以偏概全,不能了解真相。  用在「見解片面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對事情只片面了解就下判斷,不等於盲人摸象嗎?② 認識一種新事物的初期,難免會有盲人摸象般的臆測。③ 像你這樣東一點、西一點地讀書方法,好比盲人摸象,難以融會貫通。④ 大家對這個新領域實在都不太了解,於是各說各話,好像在盲人摸象。⑤ 自古以來,天文學家對宇宙的解說,往往好像盲人摸象一樣,多所臆測。⑥ 這個問題不如想像的簡單,如果勉強解釋,得小心犯了盲人摸象的錯誤。⑦ 他如果堅持自己以偏概全的見解,就會像盲人摸象一樣,怎能得到正確的認識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0:57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