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輕諾寡信
释义
輕諾寡信
注音ㄑㄧㄥ ㄋㄨㄛˋ ㄍㄨㄚˇ ㄒㄧㄣˋ拼音qīng nuò guǎ xìn近義:言而無信、食言而肥反義:一諾千金、重然諾、說一不二關聯:寡信輕諾
【釋義】輕易答應別人的請求,卻很少實踐諾言。語本《老子・第六三章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老子・第六三章》為無為,事無事,味無味。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。圖難於易,為大於細。天下難事,必作於易;天下大事,必作於細。是以聖人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夫輕諾必寡信,多易必多難,是以聖人猶難之,故終無難。  ① 難:以之為難。
【典故】「輕諾寡信」一語,出自《老子》一書。「諾」是指承諾,「信」是指信用,意思是輕易許下承諾,往往很難做到《老子》是春秋時楚國的李耳所著,主張無為之說,闡述道、德的意義。在第六十三章中講述人應有的行事原則,不刻意、不生事、安於恬淡。將小看作大,大看作小,對仇人報之以德。困難的事要從容易的地方下手,大事要從小處著眼,因為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之處開始,而大事也都是從小處發起。因此聖人不會等問題變大後才去處理它,因此總能成大事。輕易許下諾言的人一定很難守信用,把事情看得很容易,就會常常遭遇困難。所以聖人不會看輕任何事,做事嚴謹仔細,然後就不會有困難的事發生了。後來「輕諾寡信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指輕易答應別人的請求,卻很少實踐諾言。
【書證】① 《舊唐書・卷一七一・張仲方列傳》:「故載踐樞衡,疊致台袞,大權在己,沈謀罕成,好惡徇情,輕諾寡信。」② 《警世通言・卷一・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:「小弟不敢輕諾而寡信。許了賢兄,就當踐約。」③ 《二刻拍案驚奇・卷九》:「自古貞姬守節,俠女憐才。兩者俱賢,各行其是。但恐遇非其人,輕諾寡信,俠不如貞耳。」④ 《聊齋志異・卷九・鳳仙》:「好事豈能猝合?適與之言,反遭詬厲;但緩時日以待之,吾家非輕諾寡信者。」
【用法】  輕易答應別人的請求,卻很少實踐諾言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言語無信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一個輕諾寡信的人,很難在社會上立足。② 老李說話一言九鼎,從來不會輕諾寡信。③ 老王從不會輕諾寡信,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辦到④ 像他這種輕諾寡信的人,難怪朋友越來越少了。⑤ 他一向輕諾寡信,你可別太放心把這件事交給他。⑥ 像你這種輕諾寡信的態度,不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0:19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