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水深火熱
释义
水深火熱
注音ㄕㄨㄟˇ ㄕㄣ ㄏㄨㄛˇ ㄖㄜˋ拼音shuǐ shēn huǒ rè反義:安和樂利、安居樂業關聯:水火深熱、水深火烈、火熱水深
【釋義】處在深水熱火中。比喻處境非常艱困、痛苦。語本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△「火熱湯沸」、「簞食壺漿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齊人伐燕,勝之。宣王問曰:「或謂寡人勿取,或謂寡人取之。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,五旬而舉之,人力不至於此。不取,必有天殃。取之,何如?」孟子對曰:「取之而燕民悅,則取之。古之人有行之者,武王是也。取之而燕民不悅,則勿取。古之人有行之者,文王是也。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,簞食壺漿,以迎王師,豈有它哉?避水火也。如水益深,如火益熱,亦運而已矣。」  ① 燕:周代姬姓諸侯國,故址在今河北、遼寧及韓國北部。為戰國七雄之一,後為秦所滅。② 武王:即周武王。姓姬名發,文王之子,生卒年不詳。因商紂暴虐無道,乃率領諸侯伐商,大戰於牧野,敗紂而代有天下,都鎬京。在位十九年崩,諡曰武。③ 文王:即周文王。姓姬名昌,生卒年不詳。商紂時為西伯,建國於岐山之下,積善行仁,政化大行,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,而被囚於羑里,後得釋歸。益行仁政,天下諸侯多歸從,子武王有天下後,追尊為文王。④ 萬乘之國:大國。乘,音ㄕㄥˋ,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,四馬一車的總稱。⑤ 簞食壺漿:以簞盛食,以壺盛漿來迎王師。此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。見「簞食壺漿」。⑥ 運:奔逃。
【典故】戰國時燕國內亂,齊國乘機攻打燕國,燕國邊防毫不抵抗,結果大敗。這時有人勸齊宣王占領燕國,也有人勸他不要占領。齊宣王覺得吞併燕國是天意,但孟子對他說:「這不是天意,而是民心!如果您吞併燕國,燕國人民喜悅快樂,那麼您就吞併它,就像武王伐紂一樣。如果您吞併燕國,燕國人民不喜悅快樂,那麼您就不要吞併它,就像文王時,因為紂還有賢臣,所以文王不伐紂一樣。今天以萬乘大國去征伐另外一個萬乘大國,對方人民所以捧著食物、飲水前來迎接,必定是渴盼來軍能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中。假如來軍不但不能解救他們,反而使他們陷入更大的痛苦中,我看他們逃都來不及了,怎麼還會來歡迎來軍去占領他們的國家?」後來「水深火熱」這句成語,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,比喻處境非常艱困、痛苦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尤侗〈平滇頌〉:「夜郎不知漢大,聲教阻絕,嗜殺怙亂,其習俗然也。……此邦之人,水深火熱,若枯旱之望雨。」② 清・黃宗炎《周易象辭・卷一四・革卦》:「于是又有聖人者出焉,見水深火熱,顛連无告,起而去其殘賊。四海之民皆信其志之在興大利、除大害以救斯民,而不在一己之居處服食也。」③ 《清朝文獻通考・卷二八四・輿地考・西域》:「斯地斯民,水深火熱。洎乎王師繼進,重定伊犁,回部二酋,復敢負恩助逆,抗我師顏。」④ 清・康有為〈答南北美州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〉:「且倡革命者,必以民權自立為說,公舉民主官吏為言,近引法、美,切乎時勢,合乎人心,當水深火熱之餘,莫不信之望之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處境非常艱困、痛苦。  用在「艱難困苦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農民生活已水深火熱了,還要對他們怎樣?② 想起那段水深火熱的日子,真是不堪回首。③ 我們要求生存,就算是水深火熱中也要掙扎。④ 沒經過水深火熱的磨練,那算得了是條漢子?⑤ 這樣的政策不是要把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中嗎?⑥ 那幾年盜匪叢起,日子說是水深火熱也不為過。⑦ 因為長期的內戰,讓該地區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。⑧ 暴政猛於虎,搞得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,主政者仍未覺醒。⑨ 我剛入伍的那段日子,因為不習慣,每天過得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0:43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