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死灰復燃
释义
死灰復燃
注音ㄙˇ ㄏㄨㄟ ㄈㄨˋ ㄖㄢˊ拼音sǐ huī fù rán近義:東山再起、捲土重來反義:一蹶不振關聯:死灰復然、寒灰更然、寒灰重燃、復然灰、寒灰復燃、死灰復燎、燃死灰
【釋義】「死灰復燃」之「燃」,典源作「然」。「然」同「燃」。「死灰復燃」是將已經熄滅的灰燼,又重新燃燒起來,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。語本《史記・卷一〇八・韓長孺列傳》。後亦用「死灰復燃」比喻已經平息的事物,又重新活動起來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一〇八・韓長孺列傳》其後安國坐法抵罪,蒙獄吏田甲辱安國。安國曰:「死灰獨不復然乎?」田甲曰:「然即溺之。」居無何,梁內史缺,漢使使者拜安國為梁內史,起徒中為二千石。田甲亡走。安國曰:「甲不就官,我滅而宗。」甲因肉袒謝。安國笑曰:「可溺矣!公等足與治乎?」卒善遇之。  ① 安國:即韓安國,字長孺,西漢梁國成安人,生卒年不詳。漢景帝時,為梁孝王之中大夫。武帝時,累遷至御史大夫。② 蒙:梁國縣名,地約當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南。③ 田甲:西漢時人,生卒年不詳。為蒙縣治理獄政之官。④ 溺:音ㄋㄧㄠˋ,通「尿」,撒尿。⑤ 居無何:過沒多久。⑥ 梁:西漢封國名,故城約在今河南省開封一帶。⑦ 內史:漢代之制,各封國均置有內史一官,以治理政事。⑧ 起徒中:指韓安國自犯人中被提拔出來。起,拔擢、起用。徒,罪犯。⑨ 二千石:漢朝制度,依俸祿多寡區分官吏等級,此指二千石俸祿,即一百二十斛。石,音ㄉㄢˋ,計量單位,數量詞。⑩ 亡走:逃跑。⑪ 肉袒謝:脫去上衣,以示謝罪。⑫ 善遇:善待。
【典故】「死灰復燃」原作「死灰復然」。西漢時,韓安國在梁孝王前做中大夫,深受梁孝王的器重,後來卻因犯法而被拘禁在蒙地的監獄中。當時的獄吏田甲對他百般羞辱,韓安國非常憤怒,對田甲說:「已經熄滅的灰燼,難道不會再有燃燒起來的一天嗎?」意思是說表明自己只是一時的落難,終究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!然而田甲卻回答說:「如果死灰再度復燃的話,那我就撒尿把它熄滅。」過沒多久,梁國內史官正好出缺,朝廷再度重用安國,派他做了內史官。田甲一得知這個消息,害怕韓安國會向他報復,於是就慌張的趕緊逃跑。韓安國因為找不到田甲,就放話說:「田甲如果再不出現,我就要殺他整個家族。」田甲聽到消息後,非常害怕,只好打著赤膊,去向韓安國請罪。然而韓安國卻不與田甲一般見識,不但沒有懲罰他,反而很有器度的原諒、善待他。後來「死灰復燃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;也比喻已經平息的事物,又重新活動起來。出現「死灰復燃」的書證如宋・陳亮《陳亮集・卷一八・啟・謝曾察院啟》:「劫火不燼,玉固如斯;死灰復燃,物有待爾。」
【書證】① 宋・陳亮《陳亮集・卷一八・啟・謝曾察院啟》:「劫火不燼,玉固如斯;死灰復燃,物有待爾。」② 宋・李新〈韓長孺論〉:「田甲之屬,畫鄙俚之計,辱之甚矣。而猶有死灰復然之語,知其才之必得內史也。」③ 明・張自勳《綱目續麟・卷一八》:「玄稔所以能成功者,皆承訓獎厲鼓舞之力也。況徐州雖平而龐勛尚在,非承訓引沙陀追之,保無死灰復燃乎?」④ 清・谷應泰《明史紀事本末・卷四五・寘鐇之叛》:「劉六、劉七、齊彥名等初發難于霸州。……劉六沉于水濱,此亦天亡之秋也。然而舍陸登舟,死灰復燃,賈其餘勇,三江騷動。」⑤ 清・藍鼎元〈檄諸將弁大搜羅漢門諸山〉:「亂後餘孽,自古蔓延。必有一番震盪,方能掃滌淨盡,可從此臥鼓戢戈,無死灰復燃之患也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。  用在「重新恢復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位總理本已失勢,現在死灰復燃,重新掌大權了。② 他雖然宣布退出政壇,但以他的影響力,死灰復燃並非不可能。▶   比喻已經平息的事物,又重新活動起來。  用在「重新恢復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沉寂已久的色情理髮業又死灰復燃了。② 如果國民道德不提升,這種惡俗終會死灰復燃。③ 沉寂多時的飆車惡風死灰復燃,讓警方十分頭痛。④ 環境衛生這麼差,小心已滅絕的霍亂會死灰復燃。⑤ 惡補之風似有死灰復燃的趨勢,教育部正密切注意中。⑥ 最近幫派勢力似有死灰復燃的跡象,警方正全力注意中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45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