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一了百了
释义
一了百了
注音ㄧ ㄌㄧㄠˇ ㄅㄞˇ ㄌㄧㄠˇ拼音yī liǎo bǎi liǎo
【釋義】原指一樣事情明白了解,其他各事亦可類推而明白了解。#語本《朱子語類・卷八・學・總論為學之方》。後人望文生義,以「了」為「了結」之義,「一了百了」遂指主要的事一了結,其餘相關的事也隨之了結。
【典源】▶ #《朱子語類・卷八・學・總論為學之方》有資質甚高者,一了一切了,即不須節節用工。也有資質中下者,不能盡了,卻須節節用工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圓悟佛果禪師語錄・卷八》。② 了:ㄌㄧㄠˇ,了解、明白。③ 節節:逐次。  ▶ 《圓悟佛果禪師語錄・卷八》古者道:「這一片田地分付來多時也,我立地待你搆去。」……諸佛出世,祖師西來,正為發明這一片田地;從上宗師、天下老宿,千方百計施設方便,無不盡力提持這一片田地。雖然如是,終未有人解當頭道著。還搆得麼?八面坦平,四方清肅,萬法不能蓋覆,千聖不敢當前。若搆得去,一了一切了,一成一切成,一見一切見,一得一切得。
【典故】宋代大儒朱熹在講述為學方法時說:「資質甚高者,一了一切了,即不須節節用工。」他的意思是:資質高的人,領悟力強,只要一個癥結了解了,其他相關問題也就能跟著了解,無須逐次漸進地下功夫。在此,「一了一切了」是用來稱讚資質好,領悟力高的人。後來「一了百了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主要的事一了結,其餘相關的事也隨之了結。這個成語中的「了」,原指了悟,後人運用時,則變用為「了結」之義,如清代小說《花月痕・第二〇回》:「大凡一個人,總是一死為難。當秋痕受餓時,能夠同侯氏一死,豈不是一了百了?」便是只要一死,萬事俱休的意思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王守仁《傳習錄・卷下》:「聖人只是知幾,遇變而通耳。良知無前後,只知得見在的幾,便是一了百了。」② 清・李顒《二曲集・卷三・兩庠匯語》:「此所謂正己而物正,一正百正,一了百了。」③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一九回》:「倘他這副月貌花容,果然珠沉玉碎,在他算是一了百了。」④ 《花月痕・第二〇回》:「大凡一個人,總是一死為難。當秋痕受餓時,能夠同侯氏一死,豈不是一了百了?」⑤ 《通俗常言疏證・死喪・一了百了》引《病玉緣劇》:「不如決意自了,轉覺一了百了哩!」
【用法】  主要的事一了結,其餘相關的事也隨之了結。  用在「澈底解決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體內腫瘤雖然是良性的,醫生還是建議開刀切除,一了百了。② 這個問題存在已久,與其讓它一再發生,不如想個一了百了的辦法。③ 預防禽流感並非只是撲殺染病雞隻就可一了百了,個人的衛生習慣更是重要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29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