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得意忘形 |
释义 | 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 【词源】 《晋书·阮籍传》 :“嗜酒能啸, 善弹瑟; 当其得意, 勿忘形骸。” 【词由】 魏晋时有位著名诗人叫阮籍, 他不满晋朝的统治, 常把抑郁和愤慨寄托在饮酒、作诗的生活里。他结交了六位知友, 他们志同道合, 意气相投, 经常聚集在一处竹林里 (称为竹林七贤) 闲谈、狂饮、作诗、弹琴, 高兴时就放声大笑, 一不高兴就痛哭一阵。其中,阮籍最爱喝酒, 能歌善弹, 激动时也最疯疯癫癫, 哭笑无常, 因而,当时人们说他是疯子, 并规劝他在得意的时候, 不要失去常态。但他的族兄文业却非常钦佩阮籍的才能。 【词义】 太高兴时往往忘掉了自己常有的形态。形: 形态,平常的样子。后常用以讥讽过分得意的狂妄态度。 【书证】 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画》:“得意忘形, 眼兴迢遥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·三十二》:“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。把他和科长联在一块,他没法不得意忘形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