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威武不屈 |
释义 | 威武不屈wēi wǔ bù qū 【词源】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 贫贱不能移, 威武不能屈。此之谓大丈夫。” 【词由】 战国时代, 有个人叫春景,崇尚纵横之术。有一次他去问孟子:“公孙衍和张仪是不是真正的大丈夫?”孟子回答说:“不是。”春景觉得奇怿,就反问孟子说:“他们一发脾气,诸侯都要害怕;他们一静下来,天下则太平无事,这难道还不算真正的大丈夫吗?”孟子看了看春景说:“我所理解的大丈夫嘛,应该是以仁义为本的人。当他得志的时候,能偕同百姓循着大道前进,不是使人怕他;当他不得志的时候,也能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阿谀奉承。”说到这里孟子十分庄重地说:“富贵之时,其心不乱;贫贱之时,其志不变;在暴力面前,不卑躬屈节。这样的人,才算得真正的大丈夫。”春景听了心中虽然不满,但却没有形之于色,便辞别孟子而去。 【词义】 在强暴的压力之下,坚贞不屈。威武:权势,武力;屈:屈服。 【书证】 白朗《一面光荣的旗帜》:“而她(赵一曼)的壮烈殉国也使东北人民蒙受了无上的光荣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