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锥刀之末
释义
锥刀之末zhuī dāo zhī mò

【词源】 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锥刀之末,将尽争之。”

【词由】 春秋时,郑国的政治家公孙侨(字子产)执政后即实行改革,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。他为了使百姓知法守法,特地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加以公布。为了这件事,大夫叔向写信给公孙侨说:古代的先王都是依照事实临时处置罪犯的。不预先订出刑法, 是怕百姓知道刑法后会互相争执, 一有争执的机会, 百姓就会找法律条文来做护身符。这样, 即使象针尖大的一点小事也可能争论不休。且案件一多, 行贿的就跟着来了。我看,过了你这一代, 恐怕郑国也就衰败了。公孙侨回信说: 你说得颇有些道理, 只可惜我没有本领管到下一代, 而只想拯救一下我们这一代!

【词义】 尖刀的末梢。锥刀: 尖锐的小刀。末: 末端。比喻微小的利益或事物。亦作“锥刀之利”。

【书证】 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:“争锥刀之利, 杀人若刈草。”《晋书·阮种传》:“则风俗凋弊,人失其性, 锥刀之末,皆有争心。”《南史·任昉传》:“竞毛羽之轻,趋锥刀之末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5:54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