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身体力行
释义
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

【词源】 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故圣人以身体之。”又,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好学近乎知? 力行近乎仁, 知耻近乎勇。”

【词由】 古代的圣人都很注重实践,事事亲身去体验。那么, 他们如何去亲身体验呢?《礼记·中庸》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春秋时,鲁哀公常问孔子如何为政。有一次, 孔子对他讲了为人君者必须具备智慧、仁德、勇气三个气质。鲁哀公还想知道怎样才能具备这三种气质, 第二天便又来问孔子。孔子说:“要想增加智慧, 唯有发愤好学。只有好学不倦, 才能不愚蠢, 即使算不得绝顶聪明, 也能接近聪明。要想培养仁德, 就得去掉私念, 而去掉私念只有力行不息; 力行不息, 自能忘私, 虽不可算达到了最高仁德,也算接近仁德了。至于树立勇气么,如果能把不及他人引以为耻,就能变懦为强, 虽算不得有了极大的勇气, 也可算接近勇气了。”

【词义】 亲身实践, 尽全力去做。身: 亲身; 体: 实践, 体验。

【书证】 清·张惠言《承拙斋家传》:“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, 以身体力行为堂奥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门生父亲,平生却是认定一片性情, 一团忠恕, 身体力行; 便是教训门生, 也只这个道理。”茅盾《鼓吹集》: “‘讲话’ 的精神,我们必须继续身体力行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30 16:05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