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朝令暮改
释义
朝令暮改zhāo lìng mù gǎi

【词源】 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勤若如此,尚复被水旱之灾,急政(征)暴虐,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”

【词由】 西汉文帝时,官僚、地主和商人对广大农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剥削,农民生活极端困苦,有的卖儿鬻女,有的四处逃亡。晁错对此感到十分担忧,于是上书文帝,提出了必须重视粮食储备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张。其中有一段写道:他们(指农民)一年四季辛勤劳苦,还

遭受水旱灾害。收得一点粮食后,官府即催退赋税。而这征收不仅残暴肆虐,又没有明确规定征收时间,常常是早上下命令,晚上就更改。这样,农民难以应付于一旦,因此就出现卖田宅、鬻子孙以偿债,甚至流亡了。

【词义】 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变了。形容政令经常改变,叫人不知怎么办好。亦作“朝令夕改”。

【书证】 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急政暴虐,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”宋·范祖禹《唐鉴·穆宗》:“凡用兵举动,皆自禁中授以方略,朝令夕改,不知所从。”严复《原强》:“……朝令夕改,而人不以为烦,则是以有法胜也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29 10:12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