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耳闻不如目见 |
释义 | 耳闻不如目见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【词源】 汉·刘向《说苑·政理》:“夫耳闻之,不如目见之;目见不如足践之;足践之,不如手辨之。”【词由】 战国时代,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这个地方。临走时,魏文侯嘱咐西门豹,治理政事要注意实地调查,要亲自办理。他说:“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;亲眼看到的不如切身体验的。”西门豹到了邺地,深入调查,采取了一些很得人心的措施,如严厉打击为害多年的巫婆、三老,兴修水利等,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称赞。 【词义】 听到的不如亲眼看见的更可靠。表示实际经历的重要。也作“耳闻不如眼见”。 【书证】 《魏书·崔浩传》:“李顺等曰:‘耳闻不如目见’。吾曹目见,何可共辨。”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八回:“沙僧道:‘就行也不是话,再住也不是话。口说无凭,耳闻不如目见。我背了马,且请师父亲去看看。”峻青《烟墩》:“耳闻不如眼见,这次回来,我才真正懂得我们中国,真的扬眉吐气了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一卷第五章:“行了,行了,耳闻不如目见,这回我可知道您的厉害啦!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