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功成不居
释义
功成不居gōng chéng bù jū

【词源】 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万物作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,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”王弼注:“因物而用,功自彼成,故不居也。”

【词由】 春秋末期有个李聃,世称老子。老子初步认识到宇宙事物矛盾对立的客观规律,具有朴素的辩证观点。他认为: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就是美,那就有美与丑的对立;都知道善就是善,那就有善与不善的对立。有和无是对立相生的,难和易是对立存在的,长和短是相对而言的,高和下是对立统一的,声音的大小、长短、高低、清浊是对立配合的,前和后是对立相从的。所以,同样道理,圣人治国,知道有为就有所不为,因而采用无为政策;知道有教就有所不教,因而施行不言的教育。万物各有活动,而圣人不去治理,即无为;万物各有生长,而圣人不占为己有,即无私;万物各有所为,而圣人不去掌握,即无为;事成功告,而圣人不以有功自居,即无私,正因为他不有功自居,所以人们就归功于他。

【词义】 原意是万物各有生长,而圣人不占为己有。居:占有。后形容立了功不以有功自居。

【书证】 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六:“看他前九首,便是一位努力之人,而以功成不居终之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29 3:29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