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琴挑文君 |
释义 | 琴挑文君qín tiǎo wén jūn 【词源】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酒酣,临邛令前秦琴曰:‘窃闻长卿好之,愿以自娱。’相如辞谢,为鼓一再行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音,故相如缪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” 【词由】 西汉时,有位深得汉武帝赏识的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,字长卿。有一年,他奉武帝命令出使西南。当他的车骑浩浩荡荡抵达四川临邛时,临邛大户卓王孙邀请了县令和司马相如一起宴饮。酒酣之际,爱好琴乐的县令请司马相如奏一曲。司马相如弹奏时,看到卓王孙的女儿风流多情地在窗户下偷听窥视着,于是特地奏起了《凤求凰》的曲子,来挑动卓文君的情思。酒罢,司马相如还特意重赏文君的侍女,托她们交通殷勤。那位既慕相如之名、又见相如雍容闲雅之貌的文君,亦已倾心,于是不顾世俗偏见,连夜与司马相如驰归成都。 【词义】 用琴声挑逗卓文君。挑: 挑逗、挑引。泛指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,并表达自己的心意。亦作“琴心”。 【书证】 北朝·周·庾信《和赵王看:“临邛若有便, 为说解琴心。”唐·罗虬《比红儿诗》 :料得相如偷见面, 不应琴里挑文君。”清·顾炎武《酬程工部先贞》:“剑术人谁学,琴心尔共知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