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方枘圆凿 |
释义 | 方枘圆凿fāng ruì yuán zuò 【词源】 战国·楚·宋玉《九辩》:“圜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。” 【词由】 宋玉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学生。他因为老师屈原一片忠诚,却得不到楚王的信任,反被放逐到外地去,心中非常同情,也极为不满,于是用圆凿方枘这个形象化的比喻,来说明屈原远大的政治见解,同那些谗佞小人的鼠目寸光,必然是无法投合的。 【词义】 方榫头与圆榫眼不能相合。枘:榫头:凿:榫眼。比喻格格不入,彼此不能相容。亦作“方凿圆枘”。 【书证】 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持方枘欲内圜凿,其能入乎!”唐·孔颖达《春秋正义序》:“然杂取《公羊》、《谷梁》以释《左氏》,此乃以冠双屦,将丝综麻,方凿圆枘,其可入乎?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3294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