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朝闻夕死 |
释义 | 朝闻夕死 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’”早晨得到真理,就是晚上死去也可以。后用“朝闻夕死”形容求知或建功立业的心情很迫切。汉·司马迁《悲士不遇赋》:“没世无闻,古人惟耻;朝闻夕死,孰云其否?”《梁书·邵陵王纶传》:“吾才懦兵寡,安能为役,所寄令弟,庶得申情,朝闻夕死,万殒何恨。”《清史稿·屠安世传》:“病作,不粒食者十有七年。得宗周书,力疾钞录,反躬责己,无时或怠。尝曰:‘朝闻夕死,何敢不勉!’”亦作“朝闻夕逝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“自殡及葬,皆以终制从事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·曹植诔:“考诸先记,寻之哲言,生若浮寄,唯德可论,朝闻夕逝,孔志所存。”亦作“朝闻夕没”。三国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并序》:“朝闻夕没,先民所思。何用诔德? 表之素旗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