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望风披靡 |
释义 | 望风披靡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应风披靡,吐芳扬烈。”披靡: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。草一遇到风就倒伏。比喻为强大势力所压倒,或为敌人气势所震慑,未触即溃。《元史·张荣传》:“辛卯,军至河上,荣率死士宵济,守者溃。诘旦,敌兵整阵至,荣驰之,望风披靡,夺战船五十艘,麾抵北岸,济师,众军继进,乘胜破张、盘二山寨,俘获万余。”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避兵失侣》:“吾自起兵以来,攻城掠地,势如破竹,河北州县,已望风披靡。”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》:“我军所到之处,敌人望风披靡,人民欢声雷动。”亦作“望风而靡”。明·邵璨《香囊记·败兀》:“将士望风而靡,三四十万军马,不剩得一二千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