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文质彬彬 |
释义 | 文质彬彬 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彬彬:形容配合谐调。本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标准,礼乐是文,仁义是质,二者兼具,可谓君子。后多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,态度端庄从容。唐·王勃《三国论》:“文帝富于春秋,光膺禅让,临朝恭俭,博览坟籍,文质彬彬,庶几君子者矣。”元·郑光祖《㑇梅香》楔子:“那生他文质彬彬才有余,和俺这相府潭潭德不孤。”《镜花缘》一五回:“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质彬彬,极其清秀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