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掩耳盗铃 |
释义 | 掩耳盗铃 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。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遂以“掩耳盗铃”比喻自欺欺人。《红楼梦》九回:“那怕再念三十本《诗经》,也是‘掩耳盗铃’,哄人而已!”闻一多《谨防汉奸合法化》:“硬把汉奸合法化了,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,事实的真相,每个人民心头是雪亮的。”亦作“盗铃掩耳”。清·伤时子《苍鹰击·戕藩》:“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,卖国甘心作帝皇,有甚商量。”亦作“掩耳偷铃”。《五灯会元·台州瑞岩子鸿禅师》:“师曰:‘国师恁么道,大似掩耳偷铃。’”明·许自昌《水浒记·野合》:“这掩耳偷铃堪笑,早露尾藏头空巧。”亦作“盗钟掩耳”。《旧唐书·哀帝纪论》:“立嗣君于南面,毙母后于中闱,黄门与禁旅皆歼,宗室共衣冠并殪。复又盗钟掩耳,嫁祸于人。”亦作“掩耳盗钟”。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书志》:“斯皆不凭章句,直取胸怀,或以前为后,以虚为实,移的就箭,曲取相谐,掩耳盗钟,自云无觉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