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惩恶劝善 |
释义 | 惩恶劝善 劝:勉励。惩戒坏人坏事,鼓励好人好事。《左传·成公十四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称,微而显,志而晦,婉而成章,尽而不污,惩恶而劝善,非圣人谁能修之。”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一》:“赏罚者,国家之利器也,所以惩恶劝善,不以喜加赏,不以怒增刑。”唐·独孤及《故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吕谥议》:“谥法亦《春秋》之微旨也,在惩恶劝善,不在哀荣;在议美恶,不在字多。”亦作“劝善惩恶”。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三式》:“今则不然,有功不赏,无德不削,甚非劝善惩恶,诱进忠贤,移风易俗之法术也。”朱自清《论严肃》:“固然,小说早有劝善惩恶的话头,明朝人所谓‘喻世’等等,更特别加以强调。”亦作“劝善戒恶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四○引《五经通义》:“谥者死后之称,累生时之行而谥之。生有善行,死有善谥,所以劝善戒恶也。”亦作“扶善惩恶”。郭沫若《文学与社会》:“我认为文学和作家可以起很深刻的教育作用——发扬人们善良的意志,使人们明确地辨别是非,把爱与憎的感情深刻化,从而加强团结的力量,而移入扶善惩恶的行动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