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心腹之患 |
释义 | 心腹之患 心腹:喻要害。比喻致命的祸患。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今寇贼在外,四支之疾;内政不理,心腹之患。”《三国演义》一四回:“刘备屯兵徐州,自领州事;近吕布以兵败投之,备使居于小沛: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,乃心腹之患也。”亦作“心腹之忧”。《英烈传》六九回:“我兵宜先救心腹之忧,后除手足之患。”亦作“腹心之疾”。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“除腹心之疾,而置诸股肱,何益?”宋·辛弃疾《美芹十论》:“我有三不足虑,彼有三无能为,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,是殆自保之不暇,何以谋人?”亦作“腹心之患”。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丁零叛扰,乃我腹心之患。”《清史稿·文宗纪》:“查询贼势,类皆乌合,惟武宣东乡会匪有众万余,蓄发易服,有伪王、伪官名目,实广西腹心之患。”亦作“心腹之疾”。《左传· 哀公十一年》:“[伍子胥]谏曰:‘越在,我心腹之疾也。壤地同而有欲于我,夫其柔服,求济其欲也。’”《晋书·慕容盛载记》:“兼内有萧墙之难,不宜养心腹之疾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