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坐以待毙 |
释义 | 坐以待毙 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“兵谷既单,器械穷尽,而求救无望,坐待殄毙。”毙:死。指面临险境,不采取积极措施,坐着等死。明·毕自严《辽变原因缺饷疏》:“军饷久绝,军情大变,呼吁辞穷,坐以待毙,岂不哀哉!”《隋唐演义》五八回:“只因缺了粮饷,所以固守孤城,坐以待毙。”沈从文《大小阮》:“与其坐以待毙,倒还是找机会冒险跑路。”亦作“坐而待毙”。《资治通鉴·后汉隐帝乾祐二年》:“今国家三道用兵,俱未有功,若以此时翻然改图,朝廷必喜,自可不失富贵。孰与坐而待毙乎?”《元史·王义传》:“今城守虽有余,然外无援兵,粮食将尽,岂可坐而待毙?”茅盾《子夜》一二:“他说明了消极的‘自立政策’——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,就等于坐而待毙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