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九死一生 |
释义 | 九死一生 《文选·屈原〈离骚〉》: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!”刘良注:“虽九死无一生,未足悔恨。”九:泛指多数。谓历尽艰险,死里逃生。也形容处境极其险恶。元·王仲文《救孝子》一折:“您哥哥剑洞枪林快厮杀,九死一生不当个耍。”《水浒传》九三回:“我本郓城小吏,身犯大罪,蒙众兄弟于千枪万刀之中,九死一生之内,屡次舍着性命,救出我来。”《野叟曝言》四回:“妹子九死一生,蒙恩兄援手,粉骨碎身无以为报。”毛泽东《念奴娇·井冈山》词:“犹记当时烽火里,九死一生如昨。”亦作“百死一生”。《北齐书·杜弼传》:“诸勋人身触锋刃,百死一生,纵其贪鄙,所取处大,不可同之循常例也。”唐·元稹《叙诗寄乐天书》:“夏多阴霪,秋为痢疟,地无医巫,药石万里,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,何仆之命不厚也如此?”亦作“万死一生”。宋·陆游《晚泊》诗:“身游万死一生地,路入千峰百嶂中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九二回:“张仪谓秦王曰:‘仪万死一生,得复见大王之面。’”清·汪琬《侯记原墓志铭》:“吾万死一生以保吾弟,吾为世父遗孤计耳,今顾至此极乎?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