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南辕北辙 |
释义 | 南辕北辙 辕:车前驾牲口的部分。辙:车轮蹍过的痕迹,指道路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记载了一个寓言故事,说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,却驾着车往北走。“南辕北辙”本此。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。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。明·高攀龙《答泾阳论儒佛善字不同》:“今日谈学者都将佛宗来证圣学,实无有知吾圣人之道者。若果知之,自见彼此正如南辕北辙,如何合得。”也指足迹遍布南北。清·董元恺《哨遍·将之京赠别潘元白》曲:“尽历遍,东岱西华,南辕北辙,到处成游记。”亦作“北辙南辕”。宋·文天祥《回永兴赵权县》:“以雍容之隽轨,将慷慨于公车,北辙南辕,遽江湖之相远。”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觅魂》:“多谢娘娘指引。枉了上下俄延,都做了北辙南辕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