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:指殷末的伯夷,他反对武王伐纣,商亡后,不当周朝的官,隐居首阳山,耻食周粟,采薇而食,竟至饿死。惠: 指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,相传他三次罢官,都不肯离开。不学伯夷,不做柳下惠,谓行事不偏颇过激。汉·扬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不夷不惠,可否之间也。”《后汉书·黄琼传》:“盖君子谓伯夷隘,柳下惠不恭,故传曰:‘不夷不惠,可否之间。’”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