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颠扑不破 |
释义 | 颠扑不破 颠:跌。扑:敲。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。比喻理论正确,无法驳倒、推翻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五二:“伊川‘性即理也’,横渠‘心统性情’,二句颠扑不破。”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三回:“每读一段,辄觉其议论已圆满精确,颠扑不破,万无可以再驳之理,及看下一段,忽又觉得别有天地。”亦作“扑不碎”。 宋·文天祥《西涧书院释菜讲义》:“天地间只一个‘诚’字,更扑不碎。”亦作“颠簸不破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四回:“这科名一路,两句千古颠簸不破的话,叫作‘窗下休言命,场中莫论文’。”亦作“颠扑不磨”。清·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三回:“这样说来,那个平民主义,正是战则必胜的公理,你不信;试看将来不远的,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、颠扑不磨的定论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