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金相玉质 |
释义 | 金相玉质 相:外相,外表。质:内质,内里。黄金般的外相,玉石般的内质。形容人或物内外俱佳。汉·王逸《〈离骚〉序》:“所谓金相玉质,百世无匹,名垂罔极,永不刊灭者矣。”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若刀笔之中而得志行,是则金相玉质,内外俱美,实为人宝也。”唐·李华《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》:“扬雄用意颇深,班彪识理,张衡宏旷,曹植丰赡,王粲超逸,嵇康标举,此外皆金相玉质,所尚或殊,不能备举。”亦作“玉质金相”。南朝梁·刘孝标《辨命论》:“昔之玉质金相,英髦秀达,皆摈斥于当年,韫奇才而莫用。”宋·苏轼《送张龙公祝文》:“公顾听之,如与我言。玉质金相,其重千钧。”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胡宝玉记》:“二爱仙人花榜特科,评为‘玉质金相’。”亦作“金质玉相”。晋·张华《祖道赵王应诏诗》:“禀姿自然,金质玉相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