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避实就虚 |
释义 | 避实就虚 实:实在,坚实部分。虚:空虚,虚弱部分。指避开敌人的主力,攻击敌人虚弱之处。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清静以为常,避实就虚,若驱群羊,此所以言兵也。”《清史稿·洪承畴传》:“若闻我师西进,必且避实就虚,合力内犯。”也指处事回避要害。鲁迅《致台静农》:“盖当局对于出版者之交情,非对于我之宽典,但执笔之际,避实就虚,顾彼忌此,实在气闷。”亦作“就虚避实”。《清史稿·洪秀全传》:“尤喜用间谍,混入敌营,又能取远势,声东击西,就虚避实。”亦作“避实击虚”。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宋·辛弃疾《美芹十论》:“臣以为天下之势,避实击虚,不过如是。”明·刘基《赠弈棋相子先序》:“避实击虚,投间抵隙,兼弱取乱之道,无所不备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