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路不拾遗
释义 路不拾遗

遗:指失物。路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形容社会风气良好。汉·贾谊《新书·春秋》:“邹国之治,路不拾遗。臣下顺从,若手之投心。”唐·傅英《上废省佛僧表》:“窃闻八十老父,击壤而歌,十五少童,鼓腹为乐,耕皆让畔,路不拾遗。”《三国演义》八七回:“两川之民,忻乐太平,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。”亦作“路无拾遗”。汉·无名氏《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》:“存恤高年,路无拾遗。”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李特雄寿势志》:“闾门不闭,路无拾遗。”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鉏麑触槐》:“谗言不入,军民路无拾遗。”亦作“道不拾遗”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仲尼为政于鲁,道不拾遗,齐景公患之。”唐·权德舆《酷吏传议》:“[郅都]为济南守,诛豪猾首恶,道不拾遗。”《野叟曝言》七八回:“[陈寿]则云‘吏不容奸,人怀自厉,道不拾遗,强不侵弱’。”
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7 10:44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