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:古代烹调器,多为三足两耳。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宋·欧阳修《又回富相公谢书》:“出纳枢机,虽为于要任;调和鼎鼐,当正于鸿钧。”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宣子争朝》:“赵盾身为正卿,调和鼎鼐,燮理阴阳。”亦作“鼎鼐调和”。元·郑光祖《老君堂》二折:“鼎鼐调和理庶民,安邦定国立功勋。”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