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舍短取长 |
释义 | 舍短取长 谓弃其短处,取其长处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若能修六艺之术,而观此九家之言,舍短取长,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。”《后汉书·李燮传》:“及其在位,廉方自守,所交皆舍短取长,好成人之美。”宋·陆游《拟上殿札子》:“克己以来之,虚心以受之,不惮舍短而取长,以求千虑之一得,庶几下情得已毕达。”亦作“舍短从长”。《旧五代史·梁太祖纪五》:“如或一言拔俗,一事出群,亦当舍短从长,随才授任。”亦作“舍短录长”。宋·朱熹《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》:“谓宜广收博采,舍短录长,用之绳墨之外,责以事业之成,勿拘小节,勿课近效。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17112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