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矫枉过正
释义 jiǎowǎng-guòzhèng
矫枉过正
矫枉:矫正弯曲。过正:超过了限度。
❍ 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玉杯》:“《春秋》为人不知恶,而恬行不备也,是故重累责之,以矫枉世而直之,矫者不过其正,弗能直,知此而义毕矣。”后用“矫枉过正”指纠正偏差错误,超过了应有的限度,结果又产生另一种偏差。
❍ 汉·仲长统《昌言》:“夫乱世长而化世短……逮至清世,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。”
❍ 《南史·王琨传》:“避讳过甚,父名怿,母名恭心,并不得犯焉,时咸谓矫枉过正。”
❍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五四回:“他见制台是如此举动,越发懊悔他自己的从前所为,只因矫枉过正,就不免闹出笑话来了。”
❍ 钱锺书《围城》六:“也许上够了演讲和宣传的当,现代人矫枉过正,以为只有不说话的人开口准是真话。”
【注意】
❶ 注意"矫枉过正"的"矫"读jiǎo,是三声。
❷ 含贬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43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