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狐假虎威
释义 hújiǎhǔwēi
狐假虎威
假:凭借。
❍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‘子无敢食我也。天帝使我长百兽,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。子以我为不信,吾为子先行,子随我后,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!’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,兽见之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”
 ◆ 后用“狐假虎威”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吓唬、欺压人。
❍ 北齐·魏收《为魏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》:“谓己功名,难居物下,曾不知狐假虎威,蛇凭雾积。”
❍ 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四折:“你待要狐假虎威,哎,你个贾长沙省气力。”
❍ 清·天花才子《快心编二集》一回:“真是小人倚惯官府势,当此性命危急之时,犹然狐假虎威,不知死活。”
❍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二:“在起初,他只在随着他们的时候,才敢狐假虎威的这样作。”
 ▲也作“虎威狐假”。
❍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或以隼翼鷃披,虎威狐假。沾渍锋镝,脂膏原野。兵弱虏强,城孤气寡。”
❍ 清·叶方霭《感事》诗:“虎威狐假亦徒然,尺雾何能久障天?”
【注意】
含贬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10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