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潜形匿迹
释义 qián xíng nì jì
潜形匿迹
潜、匿:隐藏。形:形体。迹:踪迹。指将形迹隐藏起来,不让人发现。
❍ 宋·朱熹《答刘季章》:“当此时节,只得杜门读书,潜形匿迹,岂可为此喧哗以自取祸耶?”
❍ 清·汤鹏《此日可惜行示儿子》诗:“头角嶷嶷整巾帽,赌梨觅枣成桀骜。或持杖系辄腾趒,潜形匿迹依堂窔。”
 ▲也作“匿迹潜形”。
❍ 元·高文秀《黑旋风》一折:“再不和他亲折证,我只是吞声忍气,匿迹潜形。”
❍ 明·徐复祚《红梨记·诛奸》:“急忙忙走得赵官家无昏旦,却又喜孜孜匿迹潜形出玉关。”
 ▲也作“潜形匿影”。
❍ 影:身影。
❍ 宋·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庆元党》:“或会徒于广信鹅湖之寺,或呈身于长沙敬简之堂,潜形匿影,如鬼如蜮。”
❍ 《续资治通鉴·宋宁宗庆元三年》:“然今此曹潜形匿影,日夜伺隙。雨旸稍愆,则喜见颜色;闻敌国侵扰之报,则移过于吾之君父。”
 ▲也作“潜踪匿迹”。
❍ 明·叶向高《保甲议》:“虽有作奸犯科之徒,椎埋亡命之党,欲潜踪匿迹,出没驿骚,而十家之众,必相纠举。”
❍ 清·天花才子《快心编二集》四回:“你何不将凌驾山出首在官,报与丁公子得知,你的功劳不小!……何苦潜踪匿迹,逃窜他乡。”
 ▲也作“潜踪匿影”。
❍ 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卷一二:“又使差人执假票,扬言访缉董昌党羽。吓得亲族中个个潜踪匿影。”
❍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三》:“生潜踪匿影,方暗中扪壁窃行,突火光一掣,朗若月明,见一厉鬼当户立。”
 ▲也作“潜踪隐迹”。
❍ 明·杨珽《龙膏记·藏春》:“潜踪隐迹,韦曲暂藏莺。疑共信,假和真,水清石见两分明。”
❍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四卷一章:“那时杨嗣昌在军事上正在得势,闯王一眼就看准那局势不会长久,所以下决心潜踪隐迹,在这郧阳以南的山中息马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8:22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