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温柔敦厚
释义 wēn róu dūn hòu
温柔敦厚
温和柔顺,诚恳宽厚。
❍ 《礼记·经解》:“其为人也,温柔敦厚,《诗》教也。”儒家认为“温柔敦厚”是《诗经》的基本精神和教育意义之所在。因指诗文温柔宽厚、委婉含蓄的风格。
❍ 《后汉书·方术传序》:“若乃《诗》之失愚,《书》之失诬,然则数术之失,至于诡俗乎?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,斯深于《诗》者也。”
❍ 唐·白居易《救学者之失》:“夫然,则诗书无愚诬之失,礼乐无盈减之差……是故温柔敦厚之教,疏通知远之训,畅于中而发于外矣。”
❍ 宋·杨时《龟山先生语录·荆州所闻》:“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。”
❍ 鲁迅《伪自由书·曲的解放》:“不过,‘曲’一解放,自然要‘直’,——后台戏搬到前台——未免有失诗人温柔敦厚之旨,至于平仄不调,声律乖谬,还在其次。”
 ▲也作“温良敦厚”。
❍ 《通典·选举五》:“昔者采诗以观风俗,咏《卷耳》则忠臣喜,诵《蓼莪》而孝子悲,温良敦厚,诗教也,岂主于淫文哉?”
 ▲也指人温和宽厚的气质。
❍ 清·黄宗羲《万贞一诗序》:“人之喜怒哀乐,必喜乐乃为温柔敦厚。”
❍ 吴祖光《风雪夜归人》尾声:“当时承弘老将玉春交给内子收留,起初我们还以为她舒服惯了,一定很难相安。谁知不然,她竟是温柔敦厚,事无大小,一人担当,都做得尽善尽美。”
❍ 宗璞《团聚》:“她毕竟是温柔敦厚一流人物,不愿在别人家给自己丈夫难堪。”
 ▲也作“温良敦厚”。
❍ 元·袁桷《书南剑谢君程文后》:“而昔时为有司者,又皆温良敦厚,以成国家之盛。”
❍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我还不能“带住”》:“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,正人君子的徽号,温良敦厚的假脸,流言公论的武器,吞吐曲折的文字,行私利己,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。”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9:43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