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洞若观火
释义 dòngruòguānhuǒ
洞若观火
洞:透彻。
❍ 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言见之分明如见火也。”
 ◆ 后用“洞若观火”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。
❍ 明·邹元标《学庸或问选序》:“此二语足以概学庸之阃奥,千载而下,洞若观火。”
❍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七八回:“典礼肃穆,辞命矞皇,不特正统季兴,大义彪炳,而操、丕济恶篡夺之罪洞若观火。”
❍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二章:“凡人永远也看不透眼前一步的世事,而圣人对纷纭的世事洞若观火。”
 ▲也作“明若观火”。
❍ 唐·陆贽《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》:“善恶从类,端如贯珠,成败象行,明若观火,此历代之元龟也。”
❍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六卷一七章:“未来吉凶,明若观火,不走何待?”
 ▲也作“洞如观火”。
❍ 明·刘宗周《大司成芝台陈公传》:“职在编纂益取史家言,商榷古今理乱兴亡之故,无不洞如观火。”
❍ 清·范承谟《医官沈燿文传》:“时遂专意于紫苔玉版诸书,以儒道而兼乎医道,其按脉则洞如观火也。”
【注意】
含褒义。
——来自《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8:58:10